

(可爱的律师们)
可敬可爱的老师
一
时光如梭,弹指一挥,竟有五个年头。
五年前,我从北国沈城回到家乡,来到了温州城,就在这里和恩师邱世枝先生和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五年前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那时,我初来乍到,在浙江浙南律师事务所实习。如同文人相投又相轻外,律师界也不免有相投相轻的现象。浙南所的律师们,也难以脱俗,茶余饭后,总喜欢历数律师界的风流人物。在众多风流人物中,邱世枝无异是最富有争议的。为什么富有争议?原因无非有二,一是:邱律师是福建人,到温州第一年业务就在百万以上,连续三年业务连续翻番,可谓是奇迹,大多数温州律师也只能望其项背,这是邱律师可敬的地方;二是,邱律师更有“可恶”的地方,据说他是与苍南本地律师不和,落荒逃到温州的,论出身邱律师归根结底是县城的律师,是“土”的,“没水平”的。没水平的“土”人能发家到这种地步,必然要依靠“骗”等不光彩的手段,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最后的结论是邱律师在温州的基业必然不会长久。我历来知道“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道理,将信将疑,所以,决意去拜会一下这位人中吕布。
很快,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邱世枝律师。他随和、大气、声若洪钟,穿西装打领带、还留典型的温州老板头,从表面上看至少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交谈间,邱律师待我很客气,绝对没有半点主任的架势。我也试探性地表明自己的来意,并提出了唯一要求(今天看来,我当时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来律师事务所实习,不在于工资的高低,而是要找个能成长、能发展的所一起进步,所以我想找个好的老师跟其学艺,如果我来时代所的话,我希望能在邱律师门下学习。邱律师当场允诺,离去时,送我至电梯口,我甚是感动。
后来,我就连续收到邱律师的两个求贤电话,其意切切,其心拳拳。那时,我就认定时代所有这么一个情真意切的主任一定是大有前途的,一心动,一狠心,我就成了“叛徒”。就这样,我在一片争议声中离开了待我不薄的浙南所,投奔到更富争议的时代所。还记得,浙南所周主任(他做事兢兢业业我也十分敬重)对我的临行嘱托:“去跟老邱一定要学好啊。”
二
多年后,跟邱律师聊起当年他收我为徒的真实动机,他的答案很离奇,一是因为我目正脸方面相好;二是因为我目空一切,有他当年的影子,需要加以改造。这两条足以说明邱律师用人是大胆、不拘一格并极富有感性色彩的。事实上他正是一个激情而感性的人,我曾经和温州律师朋友说:“只要你用理性的眼光去看邱律师的所作所为,你得出的结论必定是有失偏颇的,你也是永远认识不了真实的邱世枝。”
言归正传,来时代所上班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容易,只要得邱主任首肯,不需要通过什么考试,合伙人会议决定,第二天就可来所报道。但是,要在时代所立足,那绝非易事。从学校里出来的研究生大多有点学生气,喜欢争论,喜欢海阔天空,喜欢谈论理想,也喜欢突发奇想钻点牛角尖,但却不知人情世故,不懂天高地厚,这样的我,没多久就被同事们贴上“目空一切”的标签(很冤也很无奈),成为被“封杀”的对象。
在稍后进行的合伙人会议上,我的去留问题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如果时代所够民主的话,我肯定会被“多数人的暴政”所摧残。但是,幸运的是时代所本质上是一所“独裁”的所,而邱律师恰恰是一位善良而又仁慈的独裁者,所以,在邱律师的保荐下,我得以被“留所查看”(这惊险的一幕当然也是事后从邱律师那里道听途说的)。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首先是郑庆福律师拿了一堆涉外买卖合同、信用证、涉外保险合同叫我翻译,以检测我的英语水平;然后是召开全所骨干律师会议,谈论一公司章程的修改。但是那时的我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在一天内把几大张涉外合同翻译成中文顺利交稿,而后在骨干律师会议上,力逐群雄,一口气提了十来条修改意见,很多修改意见是一些资深律师所未曾想到的,就这样,我得到全所律师的肯定,成为大家竞相“欢喜”的对象。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我深刻感受到我们被安排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有较高的学历、有胜人一筹的智慧,那是上帝给我们的恩惠,我们作为被造物,作为领受人,永远是渺小的,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学会谦卑,绝对不能恃才傲物。但是,那时的我是那么的年少无知,甚至有些狂妄自大,时代所能收留这样一个人足见其气度非凡。诚然,时代所就是这样一所可爱的所,邱律师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这里没有高低长幼、没有排资论辈,有的是平等、包容和尊重;这里从不唯学历论高低,有的是激情、理想和信念;这里从不搞形式主义的考试,也不遵循用人的必要程式,有的是“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的实践主义风骨。一言以蔽之,来时代所:一靠缘分,二靠面相,三靠真本事。
三
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句话历来被法律实务界奉为奎皋。但邱律师对之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逻辑、灵感、细节、情操比经验更为重要,年轻人不应该被所学的知识束缚,要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
首先是逻辑思维。法律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对律师来讲确实重要,但是律师真正的魅力在于其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一种逻辑味十足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法律其实不难,作为律师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邱律师如是说。见过邱律师的人都知道邱律师口若悬河,往往能将深奥的法学理论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且说话极富条理和感染力。他看问题视角独特,既能另辟蹊径,又能入木三分,切中肯綮。邱律师之所以能在这些方面超凡脱俗,都无不仰仗于其深厚的逻辑学功底及娴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邱律师门下当学徒,形式逻辑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入门课。入门伊始,我就在邱律师的指导下开始苦练内功——潜心修炼并提高自己的形式逻辑能力。从概念到命题,从命题到推理(演绎、归纳、类比),进而对形式谬误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本逻辑学教材竟然被翻破。接下来奇迹就发生了,考虑问题更加有条理了,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能快速找寻他人话语中的形式谬误,同时在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论证也变得更为深刻。
其次就是是细节。记得邱律师曾经说过:“律师是一项精细化的工作,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收费”。初来时代所,就发现时代所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包括主任在内所有的职业律师均着正装戴领带,且总是笑脸相迎。后来我才知道这绝非时代所律师的自觉行为,完全得益于邱律师的精细化管理。邱律师是一位极其注重细节的人。他对全所律师的要求是举手投足均能体现大律师的风范。他指导我们着装,要求我们微笑,甚至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发声技巧,在庭审过程中他指导我如何表现得更为从容平和,更为坚定有力,如何在战略上藐视所谓的大牌律师。他对律师制作的文本要就甚高,他说:“律师出具的文书,都要有可识别系统,让人家一看就明白是出自专业律师之手。”因此,时代所,所有法律文本都有专门格式、装帧、甚至是律师事务所的档案袋都经过专门设计。
最后就是情操。邱律师说:“律师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高贵职业。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人最多是“讼棍”,根本不配律师这个称号。”实际上,律师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最后必然取决于主事者的情操,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情趣低下的律师获得大成就。有人说邱律师“俗”,只懂赚钱,不懂其他。但是,邱律师绝不见钱眼开,他历来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他经办的每个案件,无论大小,甚至是咨询业务只要涉及收费,都要向客户出具正式的收费发票。而“温州是个好地方,律师是个好职业,给我名,给我利”是他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事业上功成名就后,他时刻不忘回馈社会。汶川地震他的捐款数是全温州律师界最高的,但他不张扬,后来,他动员全所律师捐建希望小学,足以轰动温州律师界,但他还是不张扬。跟同行他总喜欢眉飞色舞地谈“赚钱”,而做慈善事业,他却那么的慷慨,却又那么的低调,那么的默默无闻。
邱律师更是和所有的低级趣味脱离关系的人,但他并不是只懂“赚钱”,他更是一位高雅之人,他会手风琴、钢琴,喜欢打高尔夫、吃西餐,喜欢欣赏交响乐看芭蕾舞而且是一位很好的男中音(擅长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他倡导全所的律师要过高尚优雅的生活,他鼓励律师要勇于尝试,并常常带我们去看看音乐剧、听听交响乐、欣赏芭蕾舞,在这样主任的带领下时代所也少了几分俗气,多了几分风雅。
四
时代所给实习律师的工资历来比同行高出些许,但就其性价比而言是很不划算的。在时代所工作基本模式是白天发展业务,晚上做业务。因而,加班对于我们而言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为了一个文案加班到十一点钟以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我常被好友戏为“点头哈腰提大包,没日没夜没双休”(说实话,没日没夜没双休倒有几分真实,点头哈腰等忸怩之态对吾等硬汉而言是断然难为的)。但是即使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下,我们却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逐,为了追求完美,却忘记了身心的疲惫,每天我们在邱律师的带领下总是富有激情并且愉悦的工作着。
下面的一些小事,足以说明我们是怎样痛并快乐着,足以彰示邱律师是如何信任人、使用人、培养人的。
那时,我刚进所,做事很是殷勤,对律师交办的诸如复印材料、装订卷宗之事有求必应,邱律师发现后,对给我指派复印任务的律师进行了严肃批评,他说:“你们是如何用人的,我都不好意思叫研究生复印材料,你们倒叫得出口,复印前台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做嘛”。律师哑口无言。然后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都搞复印去了怎么提高啊?”我亦哑口无言。
还有一次,我拿着一个月的出租车发票向邱律师报销车旅费,邱律师问:“这个月车费怎么这么少啊?”我说:“这个月基本上跑附近的法院比较多,都没打的。”邱律师说:“刘斌啊,你不要以为你在给我省钱,你知道你费在路上的时间能创造多少财富啊?”好事变坏事,我再一次哑口无言。
微言之中有大义,确实,从踏进时代所大门起,邱律师就让我有清晰的定位——我将来是要做大律师的,我必须有效率的观念、分工的观念。
邱律师常常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实习律师就是律师,在律师头上加个实习是断无道理的”,他也确实把我们这批实习律师当作律师甚至是资深律师来使用的。
记得我来时代所第二个月就开始独立出庭办案了(这里要说明一下,当时环境相对宽松,对律师助理出庭是没有明令禁止的,只要有个正式律师作陪,在庭上可以全由实习律师发言)。那是一个交通肇事的刑事案件,邱律师陪我出庭,在庭上我是主角,邱律师只言不发,做的唯一动作就是点头微笑,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不需要补充。”而我则和公诉人围绕是否在斑马线上撞人这个关键情节展开了激烈辩论,我利用车辆碰撞部位,被害人躺地的位置以及惯性原理推断车辆碰撞行人那个时点并非发生在斑马线上,这个说理最终被法院采纳,前去法院领判决书时,审判长还夸我办案精细,很有想法。
如果说前面这个案件是小试牛刀的话,而后的许多案件则可以称作是值得回味的经典。因为与我对决的都是在温州有头有脸,或在某一领域堪称权威的律师,而我面对他们却丝毫不感紧张,甚至有种“我花开后百花杀”式的豪迈与激越。一个个知名律师败退于庭堂之上,无不验证了邱律师对我们的告诫:“律师无分大小,只有负责与不负责之分,年轻人是一张白纸,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你们大可用空闲的时间,对案件多做一些精细化的研究,以十倍于别人的投入,定得十倍于别人的回报。”
邱律师是我的老师,是我至今碰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他教给我的不是细枝末节的当律师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一种世界观和系统的方法论,这些方法不仅对当律师有用,对为人处事,成就其他事业也同样有用。他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信任和机会,在时代所,我真的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五
律师之于实习律师,既有师徒情谊,又是黄金搭档,但是,徒弟未必永远不如师,有朝一日徒弟也有可能成为师傅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大多数律师带徒弟难以做到尽心尽力,推心置腹,总会将一些最核心的客户、绝门技艺偷偷收藏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律师很难从老师那里学到可以增加其未来收益的核心技术,他们处理的往往是最为基本的法律事务,或者沦为跑腿的工具。
但是,邱律师看问题不像其他律师那样狭隘,他说:“如果说我是大律师的话,那么我是靠大家撑起来的,如果时代所是个大所,那么我就是大律师,如果时代所的律师都是专家型律师,那么我就是资深专家型律师,如果时代的律师都是博士,那我起码也是个博士生导师。”
正因于此,邱律师在对年轻人培养上是不遗余力的,从来没有“盘剥”年轻律师的想法,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希望我们这批年轻人快快成长起来,早日在时代所能“封邦立国、独挡一面”。他对年轻人有的是关怀、爱护,他对年轻人历来是严格要求,从严培养。他传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当律师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授给我们做律师的门道。入门伊始,邱律师常常带我去面见重要客户,参与谈判,并参加重大项目的决策和策划,在他那里我们学到了如何把握当事人心理、如何表现得更为专业、如何和陌生人接触。如何用一种当事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生涩的法学原理,如何和当事人谈律师收费,如何平起平坐地面对并引领诸如政府要员、大型企业老总等高端客户,如何谈判、如何说服、如何把握时机......所有这些对我们而言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有用。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渐渐的成长,入所第三个月就接到了自己的案件、刚拿执照就有了自己的法律顾问单位,发现自己也能面对高端客户侃侃而谈、也能做有说服力的法律分析、也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能拿着自己的方案卖个好价钱。欣喜之余,有的是感恩,是邱律师教给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开拓蓝海的生存技能。
六
如今很多人迷恋邱律师创造的财富神话,都希望投靠到邱律师名下学习律师技艺,但是请千万不要忘了,邱律师身上最为宝贵的不是他的技艺,那不过是做律师的术,而是他身上所折射的心怀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那才是成就大律师的真道。
邱律师既是空想家。又是实践家,难能可贵的是,他十分擅长将空想落实为实践并最终转化为现实。邱律师常常告诫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他的理想就是将律师当成一生的事业,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邱律师是一位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永远是那么激情澎湃,那么异想天开,甚至信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产”的文革名言。他从福建东部一个小岛走来,来到苍南,来到温州,来到上海,所到之处,无不刮起了绚丽的旋风。而他的业务也不断升级转型,从最初的刑事律师到民事律师再到商务律师而如今却游离于律师业务和非律师业务的交叉地带,成为引领温州资本抄底台湾银行的带头大哥,并由此获得2010年度浙江十大经济人物的光荣称号。但是,不管做什么,外界如何评价,在邱律师心目中,他始终是个不折不扣的律师。他的名片上赫然写着“邱世枝律师”的字样,没有其他任何头号,他认为其他名号都是虚的,唯有律师才是自己的一生事业。
相对于我的老师我无比的惭愧,我没有他的执着也没有他的激情澎湃,我仅仅将律师作为谋生的手段,所以,面对父母的殷切期望,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因素,我动摇了,含泪挥别了我的老师,离开了时代所,来到法院,做了法官。但是,在时代所的两年确实是我人生中最为快乐、最为宝贵、最为有收获的两年,在时代所认识了这么多的同事,这么好的老师,那是我一生的荣幸。
离开时代所后,那种永怀理想,朝着标杆方向奋起直跑,永不言弃的时代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而邱律师却在背后一直关注着我,鼓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有了继续上进的愿想、决心和毅力,更使我能在从容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奋发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收获了喜悦和感动。
对邱律师,不管在所里还是在所外,我都以主任相称,但是在心底里他是我最为敬仰的老师,是我的诤友,更是值得我一生追随的典范。
七
记得三年前,邱律师常常跟我们说:“温州处处有黄金,黄浦江两岸遍地是钻石。”可见他对黄埔江历来是心向往之。经过三年的思索和谋划,如今他终于向黄浦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的3月27日,我应邱律师的邀请参加了“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上海路演仪式”,在路演仪式上邱律师作了主旨演讲,还是一往如既地充满激情与梦想,但相对于邱律师的其他演讲,我着实被这次演讲震撼了。
一是震撼于路演的场面。我历来认为邱律师很有智慧,很有亲和力,也很有功底,但是在我心中他是一实务派、实干家,很难和沉潜运思于法学专家靠上边。但这次路演恰恰请来了孙笑侠教授、张光杰教授、倪正茂教授、韩小鹰教授等,可谓是群贤毕至,汇集了包括法学理论界、法律实务界在内的各路精英,规格之高,是我前所未见的。
其二就是震撼于主旨演讲的内容之新。对邱律师的主旨演讲我依稀有点熟悉的感觉,演讲中的很多经典妙语我都耳熟能详了。但是,这次演讲与众不同的是他用新瓶装了老酒,瓶子独树一帜,酒则是陈年老酒,但经过多年发酵愈发醇厚甘甜。他借助上海这一平台,运用商务加法务的核心理念,提出律师做非律师业务的全新概念,将自己多年的所思所想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一番。其中,律师做非律师业务,律师业中的生物反应(以我理解就是发挥团队的力量使之能1+1大于2)、构筑律师事务所的创意中心、营销团队和作业团队都是在这次路演仪式上提出的全新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次主旨演讲的主线,即如何办所,如何做业务。关于办所,邱律师在多年前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办平权型律师事务所,反对任何形式剥削,强调专业化、团队化的办所理念。但是,先前的专业化分工无非是依据专门门类而作的条块式分割,即将律师以房地产、公司法务、非诉讼等专业门类分类,组建各类专业团队,而各个专业团队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不但没有体现特色,并且团队之间缺少沟通,不能互通有无,难以形成合力(这也是温州很多所谓专业化律师事务所正在实行的制度)。而邱律师的这次主旨演讲则明显突破了按照专业分类进行分工的传统分工模式,而是按照各人的特点和才能组成不同的团队,并以公司化的模式加以运作。他将律师划分为创意团队、营销团队和作业团队,创意团队是律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基本上由资深律师、金融策划人士、和专业功底扎实的博士研究生组成,负责空想式的创意或为企业量身定制创意。空想式创意纯粹是原创性和概念性的理念或方案,而量身定制的创意则是契合客户的现实需求依据其特点为其设定的特定方案;对于空想式创意要依靠娴熟于公关、推销的营销团队的推广,即“你来创意,我来卖创意”。就此而言,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可以分为两块一是有客户并为其设定方案、实施方案,二是有创意,为创意寻找客户,并实施创意。这种全新的办所模式,不仅能有效整合全所的资源,而且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并使得律师事务所成为吸纳人才的高地,不仅吸纳法律人才,还要吸纳金融人才、营销人才、写作人才等等,而此时的律师事务所已不是纯粹由律师组成的所,而成为海纳百川,兼包并容的智慧碰撞之地,创意涌流之地。
我着实被这次主旨演讲的新意所震撼了。的确,办大所,需要大气魄、大智慧、大手笔,衷心地祝愿邱律师在上海越走越好!
■文/ 温州龙湾人民法院 刘斌